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Python如何操作文件?Python基础教程,第十二讲,文件读写
阅读量:6957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7

本文共 133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
hot3.png

说到文件和流,是所有编程语言必学技能了,可见重要程度多有高。想一下我们身边有那些案例是程序操作文件?最常见的使用Atom打开一个文件,保存我写的课件。Python项目中以文件的方式记录日志,包括我们熟悉的操作数据库,向数据库里插入一条数据,其实也是向文件内写了一行数据,我们看到视频,上网浏览的网页,都是对文件或者流的操作,这么重要的功能,一起好好学习一下吧!

学完此次课程,我能做什么?

学完此次课程,我们可以对文件进行操作。

学习此次课程,需要多久?

10-15分钟

课程内容

打开一个文件

f = open(name, [,mode [,buffering]])

如果文件正常打开,返回文件对象

如果文件不存在,报如下错误!

打开模式

如果不指定任何模式,文件默认以只读方式打开。

r:只读模式(默认)

w:写模式

a:追加模式

+:读写模式

b:二进制模式,例如声音,视频,图像等

小知识点1:在Linux下,换行符是 \n, 而在Windows下换行符是\r\n,在Mac下换行符是 \r,显然很容易记混,至少我每次换行的时候还要去试,在Python中,替我们考虑到这点,会自动根据平台转换,只需要记住换行使用“\n”换行了。

小知识点2:缓冲,open()函数的第三个参数是是否开启缓冲,那缓冲的意义的是什么?大家都知道,内存的速度比硬盘要快很多,如果没有开启缓冲,程序写入文件时,会直接针对硬盘操作。如果开启了缓冲,程序会把内容先写到内存,只有使用flush()或者close()函数时,才会将文件由内存写入硬盘,这会让程序的执行速度更快,所以记住打开缓冲。

那么如何打开缓冲?

buffering = 0或者False 表示不开启。

buffering = 1,-1,或者小于-1的数字表示开启缓冲,缓冲区大小为系统默认值。

buffering > 1 表示自定义缓冲区大小,单位是字节。

写入文件

写入文件使用write()方法,直接添加写入内容就可以了。

读取文件

读取文件内容使用read()函数,可选参数表示读取字节数。当为空时表示读取全部内容。

指定读取文件的位置

我们可以使用 seek(offset[,whence])来指定光标的位置,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指定从文件中读取哪一段字符,或者将光标移动到某个位置,替换他后面的字符。有没有感觉到很有用?

tell() 函数,像他的名字一样,告诉我们光标所在的位置。

上面的Demo会输出结果7,很简单我们将光标seek到5的位置,写入了两个字符hi,那么现在光标的位置就是7。比较好理解吧?

readline() 函数,读取一行

输出结果为:0123456

小结

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我们掌握了非常重要的文件读写能力,建议大家认真练习一下。

接下来学习什么?

之前的十二节课都对着命令行,是不是有些乏味?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下Python的界面库,是不是很酷?像C++或者C#一样强大,Python也可以实现跨平台的桌面应用程序。

关注公众号,回复 Python基础 下载全部代码+PDF版电子书

转载于:https://my.oschina.net/famoustone/blog/3004811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C 入门 第七节 结构体
查看>>
linux下安装svn
查看>>
Flash Builder快捷键
查看>>
js通过Image和canvas获取图片的base64格式的字符串(只能接受服务器上的图片,不支持本地图片直接转化为base64,因为js没有系统io的权限,js只能操作dom)...
查看>>
转:Unity3D研究院之提取游戏资源的三个工具支持Unity5(八十四)
查看>>
Javascript学习之Window
查看>>
mac 文本编辑器 文本编码Unicode utf-8 不适用的问题
查看>>
如何做好H5性能优化?
查看>>
通过WebClient模拟post上传文件到服务器
查看>>
js判断是否是PC,IOS,Android客户端
查看>>
HTTP
查看>>
sound of the genuine
查看>>
iOS开发之WIFI,3G/4G两种网络同时使用技巧
查看>>
Nodejs基础(5-6)HTTP概念进阶
查看>>
(十)struts2的异常处理机制
查看>>
体验VIP版本灰鸽子,哈哈,拿到了老师的病毒教程
查看>>
倒计时
查看>>
第二次作业
查看>>
Git使用笔记
查看>>
最短路 BZOJ3694 树链剖分+线段树
查看>>